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主动融入茂名振兴崛起大局 高州经济社会发展振翼高飞

    信息发布者:彬彬373
    2016-12-30 11:17:52    来源:市新闻中心   转载

        近年来,我市在党中央、省委、茂名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茂名市大力实施“一体两翼三大抓手”的重大机遇,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主动融入茂名振兴崛起大局,担当实干,创新举措,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极为加快实现茂名振兴崛起贡献力量。2015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下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2亿元,增长3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5亿元,增长36.1%;规上工业增加值79.23亿元,增长34.7%。在今年6月发布的粤东西北“振兴指数”蓝皮书中,我市位列“经济振兴指数”县市榜第二。今年二、三季度的茂名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我市均位列各区、县级市第一。在茂名加快县域发展交流会四项工作测评中,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容提质排名第一。

    真抓实干 全力推动发展

      近五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并针对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和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思路,推动发展突破。我市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三个三”的工作思路,并把“三个三”具体化为“4+22”重点工程项目,其中创新板块项目3个、协调板块项目7个、绿色板块项目5个、开放板块项目3个、共享板块项目8个,总投资近百亿元,通过项目化措施、工程化手段,将工作落到实处。

      加速城区扩容提质。我市按照“三个五十”中等现代化城市规模定位,高起点开展城市规划修编。建设了东方大道、冼太大道、站前路、笔架山公园、文笔岭公园等一大批市政工程,启动永青大道、高文小学、市第二水厂、观山公园改造、市运动场改造等一批市政工程,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完成城区路灯LED灯改造和主干道“黑底化”路面改造,引入碧桂园等优质企业参与城市开发,建设了一大批高品质楼盘,组织开展“告别不文明、宣战脏乱差”等系列全民创文、创卫活动,改善了城市形象。我市被评为“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被列为全省五个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县。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我市强力推进金山工业园区建设,建成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六回路供电电网、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和大型宣传屏等配套设施,一二期道路、集污管网改造以及三期“两纵一横”道路建设快速推进。2015年2月,金山工业园区正式获批省级产业转移园,吸引了华润混凝土、创建铸造、长信、兴盈等一大批企业进园发展。我市建设包括义山、满亨、金墩三个片区的高速公路道口经济园区,重点打造以仓储物流等为主的产业发展平台。

      大力完善交通设施。我市积极配合上级建设三大高速,包茂高速于2015年12月全面建成通车,汕湛高速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云茂高速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实现了境内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的区位劣势。我市累计投资26亿元加快城乡公路建设,茂高快线、国道207线改造完工,省道280线改建竣工通车,省道283线改建已完成大部分工程,新建及改造县道97公里、桥梁197座、乡村公路1430公里,市内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专项整治道路两旁违章建筑,去年以来累计拆除违章建筑244宗3.26万平方米。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我市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通过省和茂名市验收,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示范基地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等工作有序推进。我市累计投资14.7亿元,实施省级水利示范县建设、城区防洪排涝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积极推动耕地流转集约经营,引入海亮集团建设278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新发展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0家。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成6个大型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网销农产品业户达500多家。2015年1月,全球首个桂圆电子交易中心落户我市。涉农保险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被省评为三农保险创新示范区。强化农机安全管理,今年3月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努力繁荣第三产业。我市与香港华润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意向投资11亿元在我市启动6个项目,其中万家超市已建成开业、城市管道燃气已投入使用。我市着力打造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旅游品牌,旅游景区建设不断完善,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住宿、餐饮、金融、房地产业繁荣兴旺,现代物流、“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市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成功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省十大传统美食之乡,高州木刻画、高州缅茄雕刻、八音锣鼓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突出抓好涉及7大领域41项改革工作的落实。开展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高州水库生态保护等全省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农村综合试点县改革、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城乡医保一体化、公立医院改革等全国试点任务。积极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培育入库企业3家。我市改革红利逐步释放,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得以激活,改革对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显现。

    重视民生 增进群众福祉

      近五年来,我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把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奏响了民生改善的时代最强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投入资金近11亿元,全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2015年11月,我市高分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市督导验收,取得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资格。今年6月,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我市制订严格的中小学校考核评价方案,推动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水平。今年高考,全市上重点线1693人,占茂名市总数的31.66%,上本科线以上7803人,占茂名市总数的28.98%。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我市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改工作得到国家卫计委、中央改革办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优化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市人民医院康复养老中心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已全面启动。服务病人工程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将引入华润医疗集团与市内医疗机构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医疗服务水平,并建设辐射粤西地区的医药物流配送基地。在省公布的2015年医疗服务能力排行榜中,我市位列“十佳”县市第一名,市人民医院晋升“三甲”并在“十佳”县级医院中夺冠。今年11月,我市顺利通过消除疟疾省级考核评估。日前,市中医院正式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市积极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开展新一轮绿化高州大行动,构建“星星伴月”式森林公园景观生态体系,于今年3月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我市实施高州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全面开展集雨区养殖场整治,建设库区7镇污水处理厂,启动速生桉改竹工程,全力保护“生命之库”。将生态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打造了南塘彭村、宝光下汉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大坡镇被评为省生态示范镇。我市扎实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建成镇街垃圾转运站和村垃圾收集点,建立常规性督查、考评问责制度,强化“门前三包”,形成全民参与热潮。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我市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连续5年提高低保五保供养标准,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77.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建成保障性住房1571套,完成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2526户,解决51.4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投资8.85亿元动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9.21”灾后重建和两轮扶贫开发“双到”任务,扶贫对象全部实现脱贫目标。28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提前达标升级。顺利通过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试点县验收。

    综合施治 维护社会稳定

      近五年来,我市始终紧绷维护社会稳定这根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多管齐下,综合施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努力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我市精心组织开展“三打两建”专项行动,被评为省“三打”先进单位。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集中开展“六大专项”和“3+2”等打击整治行动,公众安全感位居茂名各区、县级市前列。出台新的《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实行单列考核,有效促进了信访维稳责任的落实。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进法治建设,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凝聚法治共识。积极开展“按法治框架解决基层矛盾”试点工作,落实领导包案,创新多方参与调解机制,实行“以案定补”制度,充分发挥“一村(居)一律师”的作用,及时排查化解了大批矛盾纠纷。

      强化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我市始终把防范安全事故作为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形势稳定向好。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强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应急机制体制。组建了千人应急处置大队,定期开展拉练演练,成功应对了“7.21”“5.20”强降雨、“彩虹”“妮妲”强台风等较大自然灾害。

      积极巩固宣传舆论阵地。我市把冼夫人“好心”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炼了“好心高凉”精神,并多渠道、立体式广泛宣传,凝聚了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健全“村村通”广播,改版《茂名日报·人文高州》,设立“好心高凉”微信公众号,形成了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五位一体的立体式宣传格局。我市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推动责任落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 权和话语权。加强网络监管和舆情引导,尤其是对网上的负面不实言论,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维护我市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

    求真务实 全面从严治党

      近五年来,我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抓学习强素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市严格按照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省委、茂名市委全会精神作为政治责任、政治要求,确保中央的大政方针和省委、茂名市委的决策部署在我市执行有力、落地生根,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我市坚持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制度、公示制度、决策后评价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所有涉及全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政策制定实施、干部提拔任用等重要事项,全部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了征求意见、方案论证、集体讨论、集体表决、公示等程序。

      把好选人用人关,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我市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树立“五个注重”选人用人导向,不断提升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和公信力。对在同一岗位任职满十年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进行调整交流,促进干部多岗位锻炼成长。对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工作严格把关,严格干部年度考核,建立健全对服务群众窗口单位、各镇街、派出所、中小学校长和各村居的考核办法,推动考核在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层面全覆盖,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我市干部始终处于一种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工作状态。严把党员入口关,高质量发展新党员。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实施“扬帆计划”人才工程,建成省级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1个,科学发展观考核人才发展指数连续3年在茂名各区、县级市排名第一。

      坚持固本强基,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市实行党建工作“四向基层”,制定政策向基层倾斜、安排资金向基层优先、使用干部向基层着眼、管理考核向基层加强,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从机关单位压缩1000万元办公经费支持基层党建,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镇街领导班子。我市深入推进“阳光治村”工程,开展“夜学、夜谈、夜访”活动,抓好“第一书记”选派和后进村整顿,整顿转化率达100%。建立党代表定期到党代表工作室联系基层制度,并在全省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在全省率先开展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11月18日,我市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在县镇两级换届中,组织规划人选均高票当选,实现了组织意图和群众意愿的高度统一。

      落实“两个责任”,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市市委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以身作则,将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带头严格遵守和执行“八项规定”以及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做到在修身立德、廉洁自律方面标准更高一等、要求更严一点。我市细化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清单,推动“两个责任”的进一步落实。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